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武昌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朝宣布铁路国有后,向外国银行借款筑路,引发民众对路权受损的担忧。有民谣称:“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外国占路权。”据此可知(       
A.革命思想已占主流地位B.爱国意识推动保路运动
C.保守观念阻碍对外开放D.重农抑商激化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武昌起义后,鄂、湘、赣三省用十八星旗,代表那时中国的十八省;江、浙、皖等多省用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粤、桂、闽数省用青天白日旗,代表光明正照自由平等。这种现象反映了
A.各地价值观念趋同B.民主共和成为潮流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革命目标已经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辛亥革命爆发后,某外国记者认为,"对中国来说,袁世凯是做大总统还是做皇帝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王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这似乎是民心所向。"据此可知,他
A.支持袁世凯称帝B.反对民主共和政体
C.对革命持赞同态度D.要求列强保持中立
2022-01-1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2021-10-29更新 | 515次组卷 | 45卷引用:备战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金卷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救亡图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如图),“民權(权)”的旗帜插遍了各个山头。这一漫画内容影射出当时(     
A.三民主义的广泛影响B.民主追求具有盲目性
C.民权主义的彻底实现D.民主实践的不平衡性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民主共和成为大趋势
C.辛亥革命并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好
2021-09-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9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武昌起义后,革命所需的各种开销急剧膨胀,但各国公使团强行决定,将中国各海关净存税款汇解上海,存入汇丰等三家外国银行,作为偿还外债之用。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明确支持清朝政府B.西方列强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C.革命党否认不平等条约D.财政拮据致使革命面临危机
8 . 武昌起义后,鄂、湘、赣用十八星旗,粤、桂、闽、滇、黔用红、蓝、白三色旗、江、浙、皖等省多用五色旗。此外,还有引申天下大同的井字旗,光复旧物的白旗。这表明
A.南北方都成为革命中心B.民族国家观念增强
C.革命发动了大多数群众D.五族共和局面形成
9 . 武昌起义后,湖南首先响应独立,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阎既驰电又派人到南方各省运作,各省立宪派同声响应,纷纷独立。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B.孙中山凝聚了革命力量
C.清政府统治已完全崩溃D.民主政治成为时代呼声
10 . 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
A.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B.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
C.湖北军政府继承太平天国未竟事业D.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对西方侵略
2021-0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9近代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