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2018-03-23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学者马海珍在《袁世凯的时代困境:新军、辛亥革命与民初军阀割据》中记述:“袁世凯是清末新军训练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受害者。”作者判断其“受害”的依据是
A.袁世凯借助新军篡夺了清朝的政权
B.没有新军的参与就没有辛亥革命
C.部分新军将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新军将领拥兵自重导致军阀割据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
2018-02-10更新 | 495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4 . 孙中山坦率地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虽经种种筹划,而时光荏苒,交涉迄无结果……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结和议,以防天下大乱。”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既得革命成果
B.实现和平建国
C.顺利通过《临时约法》
D.缓解财政困难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材料二:1912年3月,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1916年3月,虽然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材料三:孙中山晚年叹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据材料二、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善良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一结果又证明了什么道理?

(3)据材料三,孙中山晚年得出的革命“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未竟事业的继承者和实践者,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018-0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作“违法”……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阅读材料三,针对当时“法”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所学,简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成就。

2018-01-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部)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材料二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请回答:(1)材料一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后颁布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有哪些制度创新?

(3)为实现材料三的政治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8 . 在袁世凯岌辟称帝时,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在袁最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却云遮雾罩,且冯关键时刻还两次密电袁,要其“敝屣尊荣”,促其退位。“北洋三杰”的态度表明
A.袁世凯损害了北洋集团的利益
B.袁世凯复辟行为遭到众叛亲离
C.民众的民主意识有较大的提高
D.“北洋三杰”信奉民主共和的思想
9 . 辛亥革命初期,革命党人认为要解决当时南北对立僵局,“非袁(世凯)不可”。但到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革命党人又认为“非限袁不可”。“限袁”采取的主要设想是
A.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定都南京B.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C.要求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D.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

10 . 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1)列举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组织机构,并简要说明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政治原则。

材料三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争取选举权为目的的激进运动,以争取国会选举改革;工人阶级也掀起争取普选权的斗争。

1831年辉格党(自由党的前身)内阁提出改革法案,主张取消衰败选区……空出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和人口较多的郡,降低选民资格。经过反复激烈斗争,终于在1832年通过,英国选民增加了22万人。19世纪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再次掀起争取国会选举改革的斗争,1884年自由党格莱斯顿内阁使选民人数从255万增加到450万。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