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和以往的政党没有任何区别
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
C.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2 . 陈潭秋曾回忆:七月底的大会“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党的基本任务……决定建立严密的战斗的工人政党”。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国民党一大D.八七会议
3 .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段际间内的历史故事,展现了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这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中共一大会址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
B.陈独秀在课堂上讲授文言文的优点
C.毛泽东开始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4 . 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提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股股雷。”这一历史事件(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鸦片战争)、经济起步、政体变革(辛亥革命)、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经济起步”对应的代表性事件。并概括这事件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6 . 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网政权”的政治构想。这表明
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现实国情B.中共逐渐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D.理论创新成为党内主要工作
7 . 下表所示为参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会议的代表名单(不含外籍顾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是
地区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旅日陈独秀派遣
代表姓名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憎

A.八七会议B.国民党一大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
8 . 著名作家叶永烈创作了“红色三部曲",其中的一部是(红色的起点》。在书中他说这一事件宣传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下面对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B.八一建军,武装起义
C.秋收起义,转战农村D.万里长征,战略转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


(1)结合材料,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的。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021-0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习近平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指出,“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这里所说的“大事变”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