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关于五四运动,正确的是
A.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D.运动中学生是先锋、农民阶级是主力
2019-08-1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
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08-10更新 | 15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由此推知五四运动
A.使各界团体对社会改造趋于一致   
B.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导致当时中国社会秩序大乱   
D.广泛深入地动员了人民群众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经历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才算有了‘社会’。这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激发了普通民众的社会责任感
C.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联合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华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中“促使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2019-05-29更新 | 7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宁夏西吉县回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2019-05-27更新 | 720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19-05-22更新 | 2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五四运动亲历者陆懋德说:近三百年来,学界青年敢在天安门开会聚众,并打倒卖国贼,此为北京所见之第一次。”这一言论
A.低估了青年学生的示范作用
B.批评学生运动的鲁莽性
C.表明五四运动目标完全实现
D.赞誉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