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国共合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924年2月,孙中山表示,我们对于中国的前途没有悲观的必要,在三千年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始终未亡,原因就在于民族精神传承不灭,这是中国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力量。这反映了孙中山
A.对推翻帝制的强烈信心B.对民族复兴的积极心态
C.对革命后继无人的忧虑D.对民族精神的重新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中写道:“他(毛泽东)组织工会,发动了十多次重要罢工,两年之内在湖南成立了拥有5万工人的20个工会。”上述现象表明此时的毛泽东
A.使湖南成为中国革命中心B.将暴力作为主要斗争形式
C.注重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D.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在国民党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次大会上,国民党宣布改组。所谓改组,主要是对外联俄容共,对内进行党务革新。以此为契机,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动和主导了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这是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又一场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国民党由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也充分崭露头角。由一个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小团体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两党的宣传组织下,上千万工农群众被卷入到这场革命中。这在中国历史上亦是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王奇生著《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4--1927年国共合作局面出现的背景,并概括这次合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24--1927年国共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5年10月,北京、武汉等地200多个团体召开了国民关税自主运动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12月,在各界舆论压力下,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在关税特别会议上态度突然变得强硬,迫使对方做出让步,基本接受了中国提出的草案。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     
A.北京政府外交策略得当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D.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5 . 1926年冬,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让国民党右派感到害怕,他们开始不断排挤中共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部分中共领导人却不断妥协退让,针对此形势,周恩来主张共产党应独立领导工农群众斗争,实现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其意在
A.采取联合斗争策略,保证无产阶级领导
B.纠正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C.领导工农群众斗争,推进国民革命运动
D.回击国民党右派对国民革命的破坏
2022-07-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任意选取图中两种货币,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可从时代背景、历史作用、史料价值等角度予以说明。要求:论述符合逻辑。)
2021-08-0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发生了伟大的飞跃。在反思以往革命运动失败的基础上,他说:改组国民党,使其“掌握政权之中枢”,“盖惟有组织、有权威之党,乃为革命的民众之本据”。“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在肯定“平均地权”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称国民党“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有别于以往革命运动对“新军”和“会党”力量的重视,他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这些思想飞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革命形势。

——摘编自张玉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一大”期间的思想飞跃》

材料二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革命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广泛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毛泽东在军队中实行的诸如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支部建在连上、设立政治委员等重要制度,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摘编自周声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实践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5年7月15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正式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由14人组成,其中就有11人为跨党的共产党员。到1926年1月,全省国民党党员迅速发展到3000多人,其中工、农和青年学生占75%以上。这说明
A.中共事实上掌握了对大革命领导权B.该组织是国共联合战线的革命联盟
C.工农运动是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D.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9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几个重要文件中有关三民主义的部分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始终支持并维护三民主义B.共产国际对国共关系印象深刻
C.国内矛盾的变化影响中共决策D.国共两党的奋斗目标根本不同
2021-12-2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23年,孙中山在改造国民党宣言中提出,中国国民党要本着民族主义精神,“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采取革命外交方针,坚持“废约”政策;后宣布取消不平等条约“将采取正当之手续”,要经过“谈判”程序,并且将遵守“国际公法”,最终定为“改订新约”政策。从“废约”到“改订新约”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     
A.背弃了孙中山反帝遗愿B.始终遵循国际法律原则
C.德治与法治相配合运用D.外交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