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将他们‘轰’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重大的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的最高地位
2020-08-25更新 | 85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对该诗认识正确的是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
C.“舵手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3 . 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中的多数,在这座转折之城里,从失败中得到了经验,提高了觉悟,使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之城”为
A.瑞金B.遵义C.井冈山D.吴起镇
2020-03-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       
A.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B.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点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一一痛遭失败——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当时党内在探索革命道路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所体现出的特点。

2017-12-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中山中学2017-2018上学期高一段考历史试题
7 . 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35年2月,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娄山关·忆秦娥》。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创作的直接背景是
A.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
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
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2019-04-12更新 | 9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10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歌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2)诗歌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歌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歌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