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二、四三个主力方面军,也要大会合了……蒋介石想阻扰我们的会合,企图消灭我们这一个再消灭另一个的计划,完全失败了。我们三只铁拳在一条火线上合起来作战,一定更有把握,打更大的胜战。一战消灭敌人的几个师几个纵队,铲除一切抗日障碍。”材料中的会合指的是
A.井冈会师
B.陕北会师
C.会宁会师
D.新四军与八路军会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1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       
A.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B.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
C.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D.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这次)会议原定是政治局会议,而不是扩大会议。博古最初不同意扩大到军团主要领导参加,但军团领导人纷纷要求,才同意了。这就为在会议中提出改组中央领导,让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提出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解决了组织和军事上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铁流两万五千里”“神兵飞夺泸定桥”源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渡长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由其负责军事指挥
2017-12-22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句话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军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2017-12-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阳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C.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D.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字,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长征战事频繁,异常艰苦
B.长征是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C.长征为革命前进奠定基础
D.长征增强党和军队凝聚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