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2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2019-07-16更新 | 94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井冈山精神”是岁月峥嵘的凝练,因为井冈山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 .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发展。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②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③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④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5 . 《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
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
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2018-08-2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115高中历史
6 . 朱德的女儿朱敏(1926—1986年)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刚生下来就与父亲离别,14岁才与父亲正式见面。在此之前朱敏第一次“认识”父亲,是在成都街头的一张“悬赏捉拿”布告栏,里面印着父亲朱德和毛泽东的头像,朱敏第一次“认识”朱德时期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朱德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C.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朱德军长一声令下,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7 . 毛泽东的诗词作品是一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其中有一首“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从这首词的词意看,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武昌起义D.长沙起义
2019-11-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10
8 . 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中国革命的史实发生在江西省的有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收回九江英租界
③南昌起义
④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8-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直高中共享发展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
10 . 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敢于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我们上井冈山呢?因为下面住不得,所以才上山去,有什么法子不上井冈山?打游击战。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准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泽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材料二   1940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3月30日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多国沦陷。
6月14日法国投降。
6月18日枣宜会战结束。中方损失惨重,张自忠牺牲,日军占领宜昌。
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线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似此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兴奋抗战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8月2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战役历时三个半月,歼敌四万多人。

——据张天社《百团大战的直接原因和战略目的辨析》等编写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所学,分析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到井冈山地区进行斗争?简述毛泽东领导井冈山斗争的内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2020-06-0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期中)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