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苏区进行了3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参选投票率在80%以上。对此,毛泽东曾指出“苏维埃政权的民主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实在是历史上任何政治制度所不曾有的。”这表明
A.共产党坚持制度创新B.民主革命的基础深厚
C.革命根据地的力量被削弱D.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2021-12-2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检测(1月)历史试题
2 . 1932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首次发行第一套统一货币,被称为苏区货币。如图的五分券中间有梭标、镰刀、锤子、红旗等组合图案,对该纸币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案设计体现工农民主政权特征 ②具有国家货币的雏形
③广泛流通于各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有利于抵制法币渗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1933年3月,闽浙赣苏区政府在《实行劳动法令决议》中规定,苏维埃政府相关部门要协助失业人员参与到各种生产合作社事业中来,目前主要组织煤炭、做纸、织布等苏区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一举措有利于
A.满足战略转移的需要B.抑制物资短缺的出现
C.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D.净化投资市场的环境
2021-12-02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4 . 1933年水灾席卷长江流域,苏维埃政府组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发行公债。政府还统制粮食流通,直接救济和生产自救相结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中央苏区粮食生产逐渐增加,“最终战胜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水灾带来的灾害,渡过了困难局面。”这体现中国共产党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开展了土地革命
C.以管理经济为中心D.治国理政的立场
2021-11-09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界已认识到了农村不发展,国家发展的问题就一个也解决不了的事实。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工业品就不可能有广大的市场。农民的愚昧、知识的低下,又使劳动力的素质无法适应新式工业的要求。在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农村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农村资源得不到开发,也就无法为工业化提供其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粮食。苛重的地租、高利煲榨干了农民的血汗,又使农村不能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

——摘编自刘方健史继刚《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各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主张)简表

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孙中山指出: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田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
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便没有地主来收租钱”。他认为中国革命在这一点
上应当效法俄国,不然革命就是不彻底的。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
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
外,均归农民所有。
全面抗战时期
抗日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
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
(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秋,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
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彻底平分土地为原则,提出没收地主土地、连同乡村中
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同时分配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
食及其他财产。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不发达、农民贫困的原因和影响。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主张),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异同。
6 . 1928和1929年,国民党军队的叛兵基本成为红军补充新兵的一个重要来源,但1930年后红军兵源发生很大变化。如1934年春第一方面军的兵员构成中,国民党逃兵和叛兵的比例不超过4%。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失利B.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军队阶级成分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推动D.国民党军队严惩叛逃的现象
2021-10-27更新 | 1056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导向很明确:一是宣传土地革命,二是宣传抗日救亡。这是由于
A.国共对峙和日本侵华的时局B.“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主要矛盾D.全民族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 .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它们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收藏和研究价值。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任意选取图中两种货币,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可从时代背景、历史作用、史料价值等角度予以说明。要求:论述符合逻辑。)
2021-08-04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规定:“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的实行没收,被没收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这项措施
A.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B.可能导致“左”的错误结果
C.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D.激发解放区农民的生产热情
2021-07-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的实行
A.保证了共产党队伍的纯洁B.提高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C.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D.有利于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
2021-05-13更新 | 659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