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表(建国前)
时期政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农民的根本利益
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2 . 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主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A.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
B.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
C.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
3 .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都是人。一不平,大家鸣”。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A.“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B.注意吸收儒学传统思想资源
C.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权利
D.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
2019-02-24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B.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
C.组织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在革命根据地发动土地革命
5 .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9-01-30更新 | 309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等五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6 .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2019-01-30更新 | 3112次组卷 | 5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
A.同情农民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抑制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
8 .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始,到1930年上半年,经过3年多的斗争和探索,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左右,大小革命根据地有15块。红军与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游击战术的正确运用
B.土地革命深入开展
C.苏维埃政权广泛建立
D.共产国际大力支持
9 .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土墙上残留着革命时代的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这种历史场景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 . 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苏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行过三次公债。1932年6月革命战争短期公债60万元,同年12月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120万元,1933年7月经济建设公债300万元。据此可知,这些公债的发行
A.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B.成为苏区的主要财政来源
C.抵制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D.加重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