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义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2020-04-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京师杜甫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安事变第二天,斯大林便亲自草拟给中共的电报。1936年12月14日,一份通过上海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之手转来的发自莫斯科的电报,阐述了三点意见:西安事变是由日本人、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蒋介石是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中国共产党应力促事变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对苏联立场理解正确的是
A.已掌握日本参与西安事变的相关信息
B.希望中共担负起领导抗战的责任
C.对张学良曾经发动对苏战争的报复
D.希望中国局势稳定牵制日本
3 .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指导思想,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到中国化的深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

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先进的文化,但形式主义的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十月的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月的风”吹入我国的时间和标志。
(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南方视察的背景,并指出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和积极作用。
2020-04-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B.由于“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北上抗击日本的侵略
D.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34年7月7日,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旅帜,自瑞金出发,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历时4个月,行程3200余里。1月初,与闽浙赣红十军胜利会师。红七军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B.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C.威胁苏杭等日占中心城市
D.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8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日本侵华,危机加深
C.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打通通往苏联的道路
9 . 彭德怀在遵义会议前批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错误指挥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这反映了
A.已深切体会到“左”倾错误的危害B.彭德怀组织观念淡薄,难以领导
C.博古、李德是国民党的间谍D.中央红军未形成统一的领导集体
2016-11-18更新 | 6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百色祈福高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陈云说:“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准备
A.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C.战略转移,突围长征
D.纠正“左”倾错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