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美】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作者指出的"分水岭”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2021-10-0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某部历史电视剧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直接原因是
A.王明的“左”倾错误在根据地全面贯彻
B.我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日本扩大侵华,要抗日必须北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4年12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明确提出“立即建立鄂豫陕省委,为创造鄂豫陕苏区而斗争”的口号,并积极着手创建鄂豫陕根据地。鄂豫陕根据地的建立
A.配合了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促使革命的重心转移至陕北D.意在践行苏俄十月革命的道路
2020-11-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全国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毛泽东有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019-06-13更新 | 21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山西河津二中2011届高三9月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时表示,“本世纪,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了,……长征的伟大影响了许多人,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些。”下列有关长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右倾错误与战略转移关联B.无畏精神与革命洗礼融汇
C.苦难历程与特殊作用交织D.国内意义与世界影响并存
2020-01-09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五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6 . 在解放军档案馆珍藏的大量电文中,仅1934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前后,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的各类命令和指示就有100多个,大多标注“十万火急”、“万万火急”字样,足见当时
A.第五次“围剿”前山雨欲来之紧迫
B.华北事变之际国家局势之危难
C.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紧迫与仓促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之必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热播电视剧《东方》中,面对新中国的成立,阎锡山劝慰蒋介石说:“我们不急,急的是他毛泽东。不就是建个什么国嘛,不要太在意了。1931年他们也成立了苏维埃,几年后,都在湘江里淹死了。”苏维埃“在湘江里淹死”指的是
A.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严重损失
B.秋收起义失败后向井冈山地区进军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地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
2018-07-31更新 | 19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于都、瑞金老巢西窜。”这份报道应该发布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0-06-02更新 | 9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共中央出现路线错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体现出的特点,并总结这一探索产生的历史作用。
10 . 阅读材料:

小华是某校高三学生,首选科目是历史,进入一轮复习以来,心情很烦躁,主要是因为一轮复习时间过长,范围太广……感觉自己比别人更努力,但是成绩不理想……在心理老师的建议下,他利用元旦的三天假期,出去在外面散散心,他反复思考后决定去伟人故里——韶山,参观一下毛泽东纪念馆,领略一下伟人的风采……回来后,他变了,心态变好了,思路开阔了,学习更有劲了……


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参观了毛泽东纪念馆后,回来整理了一些有关毛泽东主席的资料,请从史料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需搜集哪几类史料,并说明理由。
(2)小华回来后,对毛泽东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把毛泽东的重大历史事件列了一个知识表格,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927年9月秋收起义,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号召党和人民军队在参加和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敌后建立根据地,将党的组织和队伍植根于更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当中,以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