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后来很快基本丧失。造成这一严重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先右倾错误,后“左”倾错误
D.先“左”倾错误,后右倾错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4年10月23日,香港《工商日报》载:“查朱、毛、彭德怀各匪首,自决定放弃老巢,于昨18日即分别率其匪军,向南路军各地防线突围。”此报道
A.表明国民政府已获广大群众支持B.反映了朱毛军事指挥的失误
C.说明红军内部出现方针路线的分歧D.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失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受共产国际指导而提出的御敌策略。
1933年提出“短促突击”的战术,“御敌于国门之外”,让装备很差的红军同具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敌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
这带来的后果是
A.为革命斗争探索出正确道路B.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
C.造成军事上的右倾错误D.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B.日军大规模侵华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博古等人“左”的错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4年5月至9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通知要求扩军5万人;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向苏区人民紧急借粮,至7月份共借谷并征收土地税粮60万担。此外,苏区人民还认购了大量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这些措施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B.暗含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
C.保障了反围剿斗争的最后胜利
D.有利于中央苏区红军的战略转移
2021-06-06更新 | 580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已经到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开始进行民主革命并直接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共产国际的这一认识
A.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B.导致了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C.促使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D.滋长了党内“左”倾错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在《红色中华》发表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中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以争取决战的胜利”。该社论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B.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有重要影响
C.是典型的“左”倾冒险主义D.造成了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34年年初,中共临时中央召开第六届五中全会,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这一认识
A.导致中国革命严重受挫B.否定了“工农武装割据”
C.指导了红军的战略转移D.符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
2021-03-19更新 | 37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大附中、铁一、广外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近代某一军事行动的行军路线示意图。这次行动的背景是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0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亟待播撒革命的火种,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战略上需要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2021-03-1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必修一学业水平选择、判断题专项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