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尽管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材料三


照片《何应钦(左)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请谈谈你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两次中日战争的不同结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启示?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78日,中国共产党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材料二 在经过十四年抗战以后,中国终于胜利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它已完成了最漫长的反侵略和反极权主义的抗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说说你对材料二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地受人尊敬”的理解。
3 . 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都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满清氏元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1-11-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从先秦至西汉前叶,一直属于汉文明尚未到达的地域。汉武帝时,汉军从那里逐走匈奴,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四郡范围内的大多数地名,都极有可能是用汉字音写的当地原有称谓。

——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材料二   元朝为了有效管理边疆事务,在中央设        ,负责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在吐蕃地区分设朵思麻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宣慰司等机构进行具体治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等人关于边疆政策的论述

材料三   应该说,“五个认同”一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有着深刻而牢固的历史基础,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中国并彻底摆脱被殖民的命运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存在一个“自在”到“自觉”的过程。

——孙懿《“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西汉政府巩固北部边疆的措施。从历史作用的角度,用一句话概括长城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写出划线部分的机构名称,概括古代中国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选择阐述:①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指出抗日战争中中共敌后战场在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地位和典型战役,从方针、政策、路线角度简述1937年后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表现。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概述“中国特色”在民主政治建设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
2021-05-0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取代清朝,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军阀统治下,民众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迫切地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其间,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的根据,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

材料二   1937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田中奏折》(——选自于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1933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以石井四郎为首的“细菌研究所”。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39年至1945年,直接死于细菌实验的人就达3000多人……;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由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举行全球首映并引起轰动。该片在首映期间共展映6场,几乎场场爆满,很多美国观众是含着眼泪走出放映厅的。……

材料三   19458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赴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新华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上个世纪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军的侵华暴行。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抗战取胜的最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历史地位。
(4)和平、友好、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基础。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制造了哪些不利于中日友好的事端?
7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南京条约》等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德国等8《辛丑条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2014.12.13

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列强侵华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2021-06-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意识的反思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突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图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军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的飞跃

材料二   这场运动以其浓烈的爱国情感而迅速及全国,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随即演变成场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它不仅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卖国反动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以其史无前例的广泛性、深刻性促使了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覚醒》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高涨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摘编自郑大华《中四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党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促使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的新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典型事例。
20-21高一上·广东深圳·期末
10 . 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然而,这场战争是以觉醒了的中华民族为对手的战争,不是以蒋介石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即使汪精卫投降,即使蒋介石本身也动摇,但中华民族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日德战争都是以政府为对手的战争,因此,打败了敌军,就挫伤了敌方政府的战争意志,变成日本的胜利。但在以民族为对手的战争,即使在个别的战斗中战胜几百次,只要挫伤不了民族抗战的意志,就不能取得战争全局的胜利。

——【日】井上清著《日本历史》

材料三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时救亡运动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比较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之处。以抗战史实举例论证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