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7年9月10日,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的村民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信中现象
A.表明中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B.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说明解放区已经完成土地革命D.废除了农村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8年12月1日,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华北人民政府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
A.使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国家经济B.有利于各解放区之间经贸往来
C.保证了战略大决战的最后胜利D.表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曾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6、7两个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据此推知,这一指示发出的主要背景是
A.淮海战役的胜利B.《双十协定》的签署
C.渡江战役的胜利D.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
4 .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当年这首歌谣唱遍了中国城乡大地(从北方向南方传播)。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真情付出
A.助推了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B.折射民族资本受到沉重打击
C.凸显全面抗战路线得到认同D.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2022-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自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民主人士相继离开香港和南方大城市,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同共产党人一起着手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这表明
A.所有民主力量与国民党决裂B.战略决战取得了胜利
C.筹建全国性民主政权的展开D.第二条战线开始形成
2022-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淮海战役期间,有543万的支前民工为解放军提供支援,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乡音,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誓愿:“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解放区土地革命的开展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国民党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民众的大力支援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D.党中央指挥正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7年8月,毛泽东在给陈毅、粟裕等人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总的意图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使我内线获得喘息机会,以利持久。”这一指示的背景是
A.东北全境得到解放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开始打响D.敌我力量发生逆转
9 . 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各地留下的足迹。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革命精神的延续传承B.革命力量的持续壮大
C.革命道路的顺利选择D.革命中心的既定转移
2021-12-13更新 | 407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网上训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三条道路

道路主导力量典型模式建设目标建设方略
乡村建设运动知识分子“邹平实验"中国农村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文化失调",要“创造新文化,教活旧农村”“欧化不必良,欧人不足法”,立“乡农学校”,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组织乡村自卫团体;组织农村合作社,“促兴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
实业家卢作孚“北碚实验”改善或推进乡村的教育事业;救济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要“赶快将乡村现代化起来”“办大工业",使“一切产业都工业化",一是吸引新的实业项目,发展乡村经济;二是兴办文化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三是开展民众教育活动,开启民智
乡村复兴运动国民政府江西服务区及蒋经国赣南新政建设“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新社会“农村社会之进化,须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力量推进,决非某一力量能使之突进……务使农业.合作.教育、卫生、工业均配合于地方自治内,彼此联系”
乡村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应动员和组织农民,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通过政治革命,实现社会政治解放

——摘编自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方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