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4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英国军舰暴行发表声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英国的军舰和国民党的军舰一道,间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并向人民解放军开她,致使人民解放军的忠勇战士伤亡二百五十ニ人之多。英国人跑进中国境内做出这样大的犯罪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理由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执行道和赔偿。

……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满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茉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不要帮助中国人民的敌人打内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直到现在还没有同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保护从事正常业务的在华外国侨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政府所给予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

——摘自《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ニ十六)》


结合所学知识对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英国军舰暴行予以分析说明。
(1)从英国方面作答
(2)从中国方面作答
2020-12-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令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五   五星红旗飘香江,卷走米旗送英皇。九十九年已然去,游子终回母怀间。五星红旗迎风扬,紫荆花开更娇艳。邓公一语存青史,中华民族庆团圆。

——某网友《贺香港回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割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为什么能够回归祖国?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分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创出一条怎样的武装斗争新路?
(3)导致材料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4)材料四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的意义主要指什么?
(5)材料五中“米旗”开始出现在香港与何战争有关?“邓公一语”指的是什么?
2020-12-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次会议的背景是
A.抗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4 .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D.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2020-12-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5 . 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撰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一<《将革命进行到底》,明确提出建国的基本目标,即“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一目标提出的背景是
A.平津战役已经胜利结束B.解放军开始进入战略反攻
C.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改变D.解放区土改即将全面进行
6 . 历史名城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的枯荣兴衰。下列重大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
①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新文化运动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③国民党傅作义将军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④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7 . 如图是近代报刊《盐阜大众》对当时某一战役的报道。对该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属于战略决战的组成部分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刊《人文历史》在某期中载有一文,其标题为“□□□□——以战促和,古都新生”。据此判断,该文章的主标题应该是
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辽沈战役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840年到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时代。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各阶层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了不懈的艰苦斗争,但没有找到解放的道路,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从五四运动开始,无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及其性质。
(2)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人数的变化

年代人数年代人数
1927年8月1日约3万1945年9月(正规军)130万
1933年9月约33万1945年9月(民兵)220万
1936年10月约3.8万1949年12月530万
1937年7月7.44万1952年初627万

——摘编自百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人民军队人数的变化”,从任意两个时段,报定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证。(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