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一大的纲领是一个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材料三   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要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问题。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研究》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旧革命“嬗变”的表现。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论证中国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及中共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8年11月,毛泽东致电东北解放军主要负责人:“我们曾考虑过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在包围态势下进行修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修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这反映当时党中央正积极谋划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2-06-07更新 | 638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北解放较早的旅大地区,1948年9月召开了“旅大首届运动会”,之后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选择适合工人的项目,并奖励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形式结合运动表演。到1949年召开了9次群众性体育大会,参加者多为工人。据此分析,这些体育运动
A.意在为生产建设服务B.将生产与生活完全结合
C.直接为革命战争服务D.旨在提高工人政治地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材料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从一个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脉。

1926193119401948
入党誓词内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履从党的纪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严守秘密,誓不扳党。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谨誓。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为工农劳苦群众服务.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干到底,自入党以后,努力工作,实事求是,服从组织.牺牲个人,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保守秘密永不叛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严厉制裁,谨此宣誓。

——摘编自王为街《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关入党词变化的两条信息,并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07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某次战役中,地方党政组织动员了90多万民工,精挑细选了5000多名技术好的船大做水手,驾船扬帆;当地渔民不但献出了自己的木船,同时还上船划桨,一夜过江七八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奉献,这场战役就不可能成功。该战役的背景是
A.革命中心发展到长江流域B.战略反攻序幕正式揭开
C.国民党主力军已基本消灭D.北平即将实现和平解放
6 . 粟裕指示先遣纵队南进到淮河以南、长江北岸,后来又派出几个解放军加强营到皖中、苏中地区,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侦察敌情,勘察地形,详细勘测并绘制成图。与该指示有关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D.渡江战役
7 . 中国共产党在194?年颁布土地政策,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上述主张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C.团结农民一起抗日D.扩大并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8 .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8年6月发出指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外人士均应至少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有利于
A.探索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建设B.确立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C.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D.全面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9 . 国民政府行政院疏运会议通过疏散要点十条,明确规定疏运重要公物以档案为主,到达地点为福州、汕头、广州三地。外交部也正式照会各驻华使节,长江以北前线南移,南京已接近战区,为使团安全计,请准备迁至广州驻节。据此判断,当时的军事形势是
A.北伐战争迅速取胜B.红军实现战略转移
C.日军准备进攻南京D.渡江战役即将进行
2022-04-13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自愿拥护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共同奋斗。这
A.推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B.表明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创造条件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