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019-01-30更新 | 2785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
2019-01-30更新 | 50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9年4月20日晚,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一声令下,在水面待命的解放军部队千船竞发。第27军某团5班的渡船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怕牺牲,迎着敌人的火力冲锋,第一个在繁昌县保定乡夏家湖登上长江南岸,成为“渡江军一船”。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结果是
A.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
B.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
D.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进入1947年后,国民党军集中力量攻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原防御则缺乏主力部队支撑,有空虚之虞。因此,毛泽东决心抓住有利时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为此,人民解放军发动了
A.全面进攻
B.重点进攻
C.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
5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进入北京后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B.北平政协会议召开,筹建新中国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D.中共七大召开
6 . 下列选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意义的是
A.中国人民反帝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D.标志新中国正式迈入社会主义阶段
7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A.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争取解放战争尽快取得胜利
C.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的战况简介,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时间参战部队战法战果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逐个歼灭傅作义集团歼灭、改编敌军52万余人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8年12月24日和30日,白崇禧两次致电蒋介石,要求举行和谈。与此同时,程潜、张轸及河南、湖北、湖南的参政会都致电蒋介石,表达了同样的主张。此后,白崇禧还一度策划湘鄂赣豫黔“五省联盟”,以李宗仁出面,代表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和谈”。促使出现“和谈”要求的外部条件是
A.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对时局认识有分歧
B.美国主张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和平
C.国统区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蒋介石下野
D.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取得摧枯拉朽的胜利

10 . 读诗回答问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春愁》


(1)作者写这首诗是在哪一年?
(2)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45年台湾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因是什么?
(5)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2018-12-1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吉林省吉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