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平谈判、渡江战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1949年初春,在扬州城区和农村,随处可见“为支援前线,获取全中国胜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标语。尽管春荒严重,但是扬州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支援前线运动。据此判断,扬州人民这场“支前运动”针对的是即将到来的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
2019-01-30更新 | 50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本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结束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D.南京获解放,抗日战争胜利
2019-01-30更新 | 92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金华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2019-01-21更新 | 2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2019-01-11更新 | 30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宜宾南溪区二中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虞洽卿昨发表对陕变意见:应先恢复蒋委员长自由,努力剿匪以期将功赎罪。……否则国家前途,固实不堪设想,且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

——《申报》

材料二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

——引自《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简介

材料三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结局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具体事实依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具体事实。
8 .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进行了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临近尾声之际,国共之间又展开了一场北平谈判。这两次和谈的相似之处是:
A.民主党派在谈判中起了关键作用
B.分别达成了建国和和平计划
C.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而参加谈判
D.国民党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
9 .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为此,解放军的行动是
A.发动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打响淮海战役
D.发起渡江战役
2018-10-01更新 | 2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③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
④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