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平谈判、渡江战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打倒北洋军阀
B.取得长征胜利
C.发起平津战役
D.顺利解放南京
2019-04-15更新 | 4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搜集到以下标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口口”、“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民主新国家”(“口”指已经磨损无法辨认的字)和标语的照片等史料。这些史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史实
A.国民革命时期
B.红军反围剿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 . 下列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B.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C.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4 . 1949年初春,在扬州城区和农村,随处可见“为支援前线,获取全中国胜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标语。尽管春荒严重,但是扬州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支援前线运动。据此判断,扬州人民这场“支前运动”针对的是即将到来的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刘伯承在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前年我们跃进式的进军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这里的“南下作战”是指
A.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摘引了一部关于某支人民军队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红军主力,保卫中央苏区”
“艰苦奋斗,率先达到陕北”
十二“平型关大捷,驰骋敌后”
十六
二十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国共破裂,武装反抗”
B.“强渡长江,将革命进行到底”
C.“星星之火,井冈山会师”
D.“雄关漫道,战略转移的先锋”
7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诗中的这几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B.抗日战争的胜利C.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D.开国大典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虞洽卿昨发表对陕变意见:应先恢复蒋委员长自由,努力剿匪以期将功赎罪。……否则国家前途,固实不堪设想,且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

——《申报》

材料二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

——引自《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简介

材料三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结局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具体事实依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具体事实。
9 . 依据如图内容判断该报纸右上角标注的发行时间应最接近
A.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
B.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
C.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
D.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十月
10 .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进行了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临近尾声之际,国共之间又展开了一场北平谈判。这两次和谈的相似之处是:
A.民主党派在谈判中起了关键作用
B.分别达成了建国和和平计划
C.中共为争取国内和平而参加谈判
D.国民党的军事优势已经丧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