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年,各地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重要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将如何实现?
(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有学者认为:如果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个世界同步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共产主义阶段,人权已无外来主权威胁时,那么主权将不复存在。在原始社会和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世界都是没有主权的社会。由此,人类社会发展都是围绕着人权而发展的,主权因人权的需要而生也因人权的实现而亡。该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人权无国界的理论现阶段将无法实施
B.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权将无普世价值
C.超越主权的人权社会将不会真正存在
D.强调主权会不利于人权发展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宁在1895年评价《共产党宣言》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世界主流
B.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D.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4 .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内涵包括
①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
②肯定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第一次系统地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④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这种更高类型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建立这种类型的民主,主要是因为
A.《共产党宣言》是纲领性文件B.中国共产党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
C.资本主义民主在中国行不通D.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理念,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任一理念,并阐述其价值。(要求:理念表述明确,阐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

2018-05-1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7 . 理论指导、史料研习、问题讨论和社会调查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4)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感受。请参照示例回答: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理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调查题目: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查理由:                
2013-05-22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安徽省无为县四校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8 . 理论指导、研习史料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研习史料: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实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在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课堂中,历史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你认为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