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十月革命后,列宁强调说:“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仅仅是或主要是每一个国家革命无产者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的,这个革命将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一切殖民地和国家、一切附属国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战争。”这表明列宁
A.主张将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B.旨在领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D.号召无产阶级同本国资产阶级联合斗争
2021-05-12更新 | 6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素养测评
2 . 列宁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论断,其最主要的现实依据是
A.帝国主义统治呈现出衰弱的迹象B.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
C.俄国长期工人运动实践的推动D.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书,被誉为“德国史学领域的里程碑”,很快就有了多种语文的译本,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本书是关于19世纪的深度思考,奥斯特哈默说,“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线索”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更长的19世纪”。奥斯特哈默在写作19世纪史时,给出了三个名号,即“资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和“帝国的年代”。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长的19世纪”是如何理解的。(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当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政权应该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继续的战争,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段文字应该出自
A.《四月提纲》B.《火星报》
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D.《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2021-05-05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5 . 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它诞生的标志是
A.《火星报》的创办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C.1861年改革D.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2021-05-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漫画名为《二重奏》,新西兰人大卫·洛创作于1917年4月12日。漫画中左边演奏者代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敌人作战”,右边演奏者代表工兵代表苏维埃,其乐谱架上的文字是“与政府作战,结束战争”,中间的大熊(代表俄国)有些茫然失措。此漫画反映了
A.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苏维埃政权面临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威胁
C.两个政权对是否继续参与一战矛盾尖锐D.两个政权在十月革命中夺权斗争激烈
2021-05-01更新 | 38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7 . 据《苏联史(第一卷)·俄国革命》记载,直接参加十月革命的只是有组织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工人赤卫队,总共不超过2.5万到3万人,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有条不紊地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机关,几乎没有放枪,没有流血,在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彼得格勒在十月革命中是和平解放的
B.十月革命将《四月提纲》的理想都变成了现实
C.布尔什维克党对十月革命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
D.十月革命只有工人参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2021-04-2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8 . 十月革命纪念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一   1937年,为庆祝十月革命二十周年,《解放》周刊刊载社论:“苏联的诞生和发展史,真的给了我们中国人很好的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的,当这个共和国初诞生的时候,它是怎样击退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怎样克服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困难!”1938117日,《解放》周刊刊载文章:“世界上一切帝国主义者认为苏维埃制度只能存在三天,至多三个月。工农大众无以比拟的伟力与不屈不挠的坚决性,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列宁与斯大林克服重重困难,苏维埃共和国已度过它的二十一周年。”

——摘编自郭培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开展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政治动员的实践探析》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十月革命周年纪念的目的。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
9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人类历史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推动了中国救亡运动走向高涨
D.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共处的新格局
10 .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结合材料和所学,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
B.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先后领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D.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中国改革开放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