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巴黎公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废除警察、军队(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和官吏。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国内的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国家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列宁选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主要的进步之处?
2018-10-0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和演变-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2 . 1843年,英国工人提出“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普遍选举”等要求;1917年4月,列宁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建立工农苏维埃共和国的目标。这一变化说明
A.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为主
B.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的尝试
C.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
D.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获得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