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图是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申纪兰。有关她的报道:“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在哪一年?
A.1949年B.1954年
C.1956年间D.1982年
2016-11-21更新 | 9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该图所示这部宪法应该是哪次会议上制定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3 . 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文件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2)图二是1954年我国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哪些原则?它颁布的意义?

4 .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经历的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殷商制度论》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在人大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
——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
(3)图2中的国会与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图一和图二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4)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主要意义?
(5)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史实很好地证明了材料四观点的正确性,请举一例来说明。
(6)新中国是怎样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016-11-27更新 | 5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5 . 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请回答:秦始皇所确立的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该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它包括哪些内容?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该图所示的文献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它的颁布又有什么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无一例外地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2016-11-18更新 | 3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新人教版历史试卷
6 . 在二十世纪中叶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辟新纪元的大事,据右图回答这件事是什么:
A.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国庆大阅兵D.解放战争的胜利
2016-12-12更新 | 6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陕西省南郑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下面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希腊)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I》

材料二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四幅示意图所展现的政体。图3体现了美国政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9 .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3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
D.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0 . 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