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12-15更新 | 2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15年春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扩大基层民主选举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017-07-1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8月北京市海淀重点中学 高二(历史)开学考
4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是(     
A.召开人民政治政协会议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扩展基层民主选举
5 . 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据此,可以理解为它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关于一届人大认识正确的是
①背景是“三大改造”的深入开展
②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初步确立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B.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显著
C.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016-11-18更新 | 4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