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应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九二共识”的达成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
2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是一种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2018-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汨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投票通过这部“伟大文献”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7-05-19更新 | 493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6 .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7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 毛泽东在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道:“人大和国务院分别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
A.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B.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
C.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D.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
9 . 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最能体现这一问题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公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
10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指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2016-09-13更新 | 430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