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过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对于这一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 从第五届全国人大以来,在每届关于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比例。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中规定:“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1名代表。”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4 . 下面内容是摘自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由此推知其研究的主题是中国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2)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以共产党为主导力量
(4)保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5)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
(6)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A.民主政治主体的扩大
B.政府职能的转变
C.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
D.现代民主政治的特色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还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我国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
C.中共八大召开以后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 .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1953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到1956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了。下列成就属于1953-1956年的是
A.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
8 .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追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对比上图,指出梭伦改革前后雅典国家政权组织发生的最明显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可知,在民主政治方面,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存在着明显的连续的“血缘”关系。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特殊的民主”的突出表现。(要求:结合具体的制度分析其特殊性)
9 . 下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徽章,图案设计有着相同的核心要素——工农联盟。最能广泛保障此核心要素的政治制度是
A.人大制度B.政协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0 . 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她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决定就“安乐死”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司法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