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018-08-27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2 . 刘少奇于1959年4月18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当时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
A.“人民主权”思想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三权分立”理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8-08-27更新 | 52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试题: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4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形成的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开国大典
C.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的召开
5 .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图3所示的会议通过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告台湾同胞书》
D.《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6 .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这反映了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
B.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选举法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7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因此,这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规定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B.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 . 马克思指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新中国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是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其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2018-01-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节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