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二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
(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2 .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12-15更新 | 2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艺术班)试题
3 . 下图是某位教师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给学生画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代表选民意向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能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4 . 当前我国法律并不允许“安乐死”,而宁夏女孩李燕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现在已经丧失了自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她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决定就“安乐死”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司法部

5 . 阅读材料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经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

材料三第一章总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有人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革命也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怎么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017-12-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讲到:“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八大
2017-11-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政权的稳定,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人教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Ⅰ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保证民主防止袁世凯专权的?

(4)依据材料四,建国初期依据宪法确立的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新时期以来为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有何重大的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的。

2017-11-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高碑店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共和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7-11-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