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上述规定揭示出新中国政权
A.人民当家作主的性质B.民族团结繁荣的原则
C.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D.党派合作协商的制度
2021-08-28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衡水金卷2022届新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915日至2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来自全国的1141位人大代表出席大会,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材料三   1949年春,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了!”周恩来笑着点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着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


(1)材料一中图(a)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其职能在1954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b)所示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3)中共“进京”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是否考出了好成绩?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08-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2021-08-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4 . “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2021-08-09更新 | 15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初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1-08-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判断题专项训练01(人教版)
6 . 1954年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宪法还肯定社会主义改造只能采取逐步的方法和步骤,而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在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规定。”1954年宪法的这些规定
A.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B.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D.确保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国家政治建设、法律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迫切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的…在一切工作就绪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四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197710月,中央决定修改1975年宪法,许崇德大胆建言恢复国家主席职位,但很快到了批判,“毛主席说过不设国家主席,所以不能设”。虽然许崇德据理力争,但1978年宪法并没有恢复国家主席设置。1980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做出修改宪法的决定,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许崇德被派至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主要负责“国家机构”部分的起草。许崇德回忆:“最后,彭真说,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很不完善,宪法修改要以五四宪法作为基础。这就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对宪法起草的影响。

——摘编自《许崇德:见证中国宪法60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修宪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在法治建设上的重要探索。
8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21-07-02更新 | 2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广州东莞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部分
9 . 1954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化表……这反映出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C.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D.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10 . 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其主要依据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确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D.中国大陆实现解放和统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