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保障了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C.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D.确立了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及监督的基层民主制度
2 .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所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2018-09-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3 .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2018-01-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必修一6.2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时达标训练
4 .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
——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
(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6 . 民主的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1735~1795年在位)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英】《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四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乾隆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与乾隆相比,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

(3)你认为材料三强调的政治原则源自于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

(4)材料四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5)上述材料反映出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017-12-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7 . 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英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17-12-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6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二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又体现了什么原则?具有怎样的性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2016-09-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