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富阁):三日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 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材料四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对当时明朝有何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5)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
(6)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6-11-18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所示政府组织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体现?这一制度是由哪一皇帝开创的?
材料二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

——孙中山


(2)若要查证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法律条文,应该查阅哪一法律文献?指出该法律文献颁布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目的。1982年我国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出这部宪法的重大意义。
2017-1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你认为空格处最可能最恰当的说法是
A.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4 . 报纸作为大众传媒可以及时报道时事热点,下列两张报纸头版头条的有关内容,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新中国的(     
A.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作用
C.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作用
5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按事件先后时序排列正确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②中共十五大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
2016-11-27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6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最早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D.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
2016-11-2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材料四
年份
立法
1979年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年后
《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引继出台
合计
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380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对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民国初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
(3)材料三表明中西方国家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基本依据是什么?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至少三点成就)
(4)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从西方与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哪些认识?
2016-12-12更新 | 10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