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民主不会只有唯一的标准,“真正的民主”应具有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共性,也应结合所在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找到本地区最适合的方案,因而具有自己的个性。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国务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等,还包括商标法、专利法、森林法、民法通则等一大批用以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社会基本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第二个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外贸易法、注册会计师法、预算法、农业法、仲裁法、审计法、广告法等。这一工作到上一世纪末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用以规范、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开创的完美政治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两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1-10-11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9 英国议会改革190周年(1832-2022)、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235周年(1787-2022)-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知识回顾与习题演练
2 .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状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
A.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
B.中国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
C.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
D.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3 . 1983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一条增加内容:“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一规定
A.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B.明确了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
C.为依法治国奠定了法律基础D.有利于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4 . 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A.着力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强调立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019-12-08更新 | 28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十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 .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8年或者1975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B.“文革”期间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C.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D.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6 . 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的《组织法草案》,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像苏联那样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著名的政治学者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2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的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民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实行了哪些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是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重大创新?
(4)综上所述,你如何认识“民主制度建设”?
2021-09-04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课标全国专用)-考点08中国现代政治
8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9 .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面对党和国家事业许多重要的、深刻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我国不断对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下列新中国历史上的相关宪法内容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
④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选,保证逐步消除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10 . 1982年,邓小平针对社会法治涣散的局面指出:“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所以,现在刹这个风,一定要从快、从严、从重。"邓小平的目的是
A.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中心工作B.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C.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司法执行和法律效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