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等。这些法律内容都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B.保护和承认多种所有制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D.在各方面超越“五四宪法”的水平
2 .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
②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③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③④
3 .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材料表明
A.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初步奠定基础
B.我国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C.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性重新树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4 . 2019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简称《条例》)发布。条例》规定,有关部门要明确食品安全全程追湖基本要求,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湖体系。据此可知
A.中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尤其突出B.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得到完善
C.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得到显著提高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5 .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它体现了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公民人身权利得到保障
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D.与国际实现接轨的趋势
6 .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我国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宪法修订。下列文字应出自哪一宪法修正案?
A.1988年修正案B.1993年修正案
C.2004年修正案D.2018年修正案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0年第一次修正,2001年第二次修正,2016年第三次修正。2020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时废止。这一过程体现了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A.保障人权自由B.完善法律体系C.重视与时俱进D.强化政府职能
8 . 2020 年 5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 的民事法律规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说明我国
A.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C.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D.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9 . 下表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国
时间段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资企业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保险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
法、立法法、监督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A.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竞争的公平性
C.开始重视本国的法律建设和道德建设
D.普法知识对于建设法治中的必要性
10 . 下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简况表。材料说明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至1992年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侧重于民事法的建设B.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
C.已构建起完善的体系D.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