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2021-03-18更新 | 4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较大修改而与时俱进。综合下表修改内容,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
时间会议修改内容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
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0-06-22更新 | 98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颁布的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其中首次明确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声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合法权益的宪法应该是
A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AB.BC.CD.D
4 . “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中①②③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规定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部分条文及修正案,它反映了:下表
时间条文及修正
1982年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1993年把“计划经济”“国营企业”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企业”
1999年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完善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④宪法为改革提供了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2018-05-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制定时的城乡人口比例及其规定的人大代表与城乡人口数的倍数。据此可知
A.全国人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选举法》内容不断得到完善
C.中国城市化发展在逐步推进
D.城市和农村的代表享有平等权
8 . 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018-01-24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