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图中的三个标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不同地区先后设立的管理制度。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
2016-12-12更新 | 8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浙江宁波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表明当时我国
A.个人崇拜现象严重B.法律监管执行不力
C.民众的法制观念淡薄D.国家法制建设滞后
2017-04-15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现在做村官太累了,过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任务做好就行了。现在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与以上变化有关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程。按事件先后时序排列正确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②中共十五大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
2016-11-27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5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最早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D.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
2016-11-2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包括
①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据新华社北京2012年12月4日电:为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12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机关举行宪法墙揭幕仪式。下列对该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宪法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修订通过
B.该宪法使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该宪法在修订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D.该宪法首次提出“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016-12-12更新 | 6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南通海安县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练习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