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2 . 从田中内阁成立到完成田中访华的准备工作,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从田中声明到中日双方签署建交联合声明,只用了82天,这是国际政坛上闪电般的速度,促成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与美国关系的缓和D.日本对华友好政党的推动
2020-11-09更新 | 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1年4月,法新社评论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这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舆论伸出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新外交战略
A.意在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B.开始对外宣扬和平外交理念
C.开创了政府间交往的新途径D.具有改善中美关系的灵活性
4 . 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迈出了关键的一部。当时,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动因是
A.双方急于摆脱越南战争的困扰B.中美携手联合抑制苏联的需要
C.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需要D.协调双方在联合国事务中的行动
5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2020-08-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6 . “它把台湾问题推给不明的将来,寻求遏制苏联‘霸权’,向发展正常关系迈进,是美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协定)之一。”这一“协定”的签订
A.消除了中美之间一切分歧B.延续了美国对华外交政策
C.形成了中美抗苏军事同盟D.推动了中美关系逐步改善
2020-07-23更新 | 132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2020年6月7日,中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截至5月31日,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已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
A.可持续发展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合作共赢
2020-07-19更新 | 460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
A.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D.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9 . 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新时期以来建交状况的是
A.B.
C.D.
2020-07-03更新 | 942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材料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政策表

政府对外政策主要内容
杜鲁门政府
(19451953年)
遏制战略“要按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遏制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苏、反共的广泛联盟。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国的政策。
尼克松政府
(1969-1977年)
尼克松主义全球战略收缩,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摘编自雷兴长《论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020-06-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