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决定性、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体现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特点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外交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
3 . 以下表格数据出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6032
1975年304156
1980年3,7551,059

对此解释不准确的是
A.中美的和解带来了中美贸易的发展
B.美国对华贸易增长迅速,处于出超地位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促进中美双边贸易发展
D.中美重视国家利益,淡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2016-0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开始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5 . 如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6 . 2013年3月22日,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强调两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声明
A.改变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B.确立了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机制
C.巩固了中俄两同的结盟关系D.有利于建立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7 .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中国自2004年以来不断向海地派出维和人员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别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