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 道试题
1 .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2 . 2013年6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宣布:应联合国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特派团派遣工兵、医疗和警卫分队近400名官兵。这是中国军队自1990年首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以来,参与的第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也是中国军队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维和。此举说明
A.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地区性组织成为中国重要国际舞台
C.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正稳步推进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始确立
2014-03-14更新 | 41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华宁二中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3 . 到2006年底,有14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既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嘎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型,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也,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20000多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清朝某些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6 . “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中国外交活动中,能有力地印证胡锦涛主席这一演讲辞的是
①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在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争端和紧张局势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积极倡导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 . 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通过举办“中国年”活动,我们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深入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增进俄罗斯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密切高层交往,加强政治互信;大力宣传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加深中俄人民的传统友谊;交流双方经济建设的经验,挖掘两国在贸易、投资、科技、能源、航天、电信、人文、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取得实际成果,进一步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
展望新的世纪,我们愿同俄方一道,以举办中俄“国家年”为契机,携手共进,深化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扩大务实合作,巩固睦邻友好,共创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  
(1)俄国十月革命深刻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的历史进程。请举出典型史实。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苏俄(联)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请举出具体史实。
(2)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年”活动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发挥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2010-04-15更新 | 8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三文综模拟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