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前夕,赫鲁晓夫决定在141项援华工程的基础上再增加15项,并提升技术含量。伏罗希洛夫发言称这是苏联经济难以承受的,赫鲁晓夫说非如此不能使中国人感受到友谊。这些援华工程
A.根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B.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D.促进了中苏之间长期的友好合作
2 . 1949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关系的工作指示,暂行规定: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等机关不予承认,其所属人员予以保护。但对美国武官,则应派兵监视。对苏联使领馆及所属人员,对待他们的态度亦应根本上不同。这反映了
A.国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党处理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C.政府保持对外关系的延续性D.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国际局势
3 .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A.不结盟
B.和平共处
C.“另起炉灶”
D.独立自主
4 . “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的核心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不结盟
D.独立自主
6 . 20世纪50年代,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日邦交
2018-11-15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7 . 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到了60年代,中苏两国的关系走向破裂,甚至还发生了武装冲突,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A.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B.国家利益决定了外交的政策
C.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的霸权主义相冲突
D.中国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
2018-11-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理)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9 . 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
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
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
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
10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