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1954年10月,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印度等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和平中立派”,英、法等国为代表的“维持现状派”,美国为代表的“主战派”,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区别对待”。这一策略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体现了全方位外交政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于新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周边环境和国内问题有着明确清醒的认识。毛泽东陆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三条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美国国家元首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前往机场欢迎。周总理说:您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与我握手。尼克松说: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刘新生主编《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纪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提出“三条方针”时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给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含义,并分析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
3 . 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
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坚持“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2021-03-27更新 | 691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1949年初,毛泽东会见苏共要员米高扬时,提出了我国处理外交问题的两个方案,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得到承认,并希望苏联首先予以承认;一个是一年之内不急于得到外国承认,如果外国政府宣布承认,也不拒绝,但暂不予以同意。当时的中共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其立足点是
A.维护中苏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B.以独立自主姿态处理对外关系
C.与国民政府屈辱外交划清界线D.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平国际环境
5 . 南非国际关系学者谢尔顿强调说:它从诞生起一直在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在如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6 .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7 . 1954年,中印政府分别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尼赫鲁总理致贺电说,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缔结的这一协定巩固了印中两国友谊。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往D.推动了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
20-21高一上·浙江宁波·期末
8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并取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国际格局从对抗走向缓和
2021-01-31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9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发生于1953年的是(     
①颁布《共同纲领》②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④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10 . 1954年中缅印三国倡导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最初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但目前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经验是
A.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B.消除掉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C.重视强化已有的地缘性区域关系D.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