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这一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其宗旨和原则包括: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等。这一多边合作组织
A.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B.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C.显示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D.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新型国家关系
2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已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
A.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B.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C.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全方位外交D.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 .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访世界,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不断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密切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B.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积极推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2021-04-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30年的战争,欧洲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19世纪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将国际法的应用范围逐步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国际联盟,但因排除美苏而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侵略活动使国际法遭到极大破坏。战后,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国际法院也在荷兰海牙成立。同时,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

——据杨泽伟著《国际法史论》

材料二   新中国自成立到1977年底,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总共不过31个。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236个,仅1978年到1988年就签署、生效了122个。1978年以后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超出了外交、人道主义法、海事、航运、少数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章程等狭小范围。据统计,中国至今参加的多边条约既涉及联合国及其所有专门机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国际刑法、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以及某些建立国际组织的章程等。这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国际法律秩序。

——据饶戈平著《国际法律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突出特点,并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有何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