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2015年10月,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将努力把中国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一讲话蕴含的理念是(     
A.“和平共处”B.“命运共同体”
C.“和而不同”D.“求同存异”
2 . 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说:“中国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提议体现出我国
A.外交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C.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3 . 有学者说:“中俄两国协作的意图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要体现在外交策应、政治合作、军事技术合作以及能源合作领域。”这说明中俄两国的合作
A.具有全方位特征B.拥有结盟国色彩
C.具备战略性价值D.体现了冷战思维
2022-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部分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9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开展对话得到东盟的积极响应。当年,中国外长以贵宾身份参加东盟外长会议,次年,东盟把中国认定为“磋商伙伴”。这些外交活动(  )
A.开启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合作局面
B.消除了中国与东盟间的政治分歧
C.彰显了中国求真务实的外交取向
D.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合作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能源外交,一个普遍使用的定义是“使用外交政策去确保国际能源供给的安全和提升能源部门的合作(大多是双边政府合作)”。

1949—2012年的能源外交概况简表

阶段概况
1949年到70年代初1949—1963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达3123万吨,超过了同期自身产量,其中进口苏联的石油占到总进口量的74%,其他进口渠道包括罗马尼亚等国。1964-1973的10年间,中国石油总进口量仅为680万吨,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累计达2.39亿吨,进口来源主要是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
70年代初到1993年1973-1993年,中国面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3.77亿吨,出口对象主要为东北亚、东南亚邻国,其中日本吸收了一半以上的出口量。
1979年中美签署《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迅速开启水电、化石能源、能效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从1986年起与法国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93—2002年1995-2002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从1710万吨增至7026万吨,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在中国总进口量中的占比从2%上升到16.4%,伊朗原油的占比从5.4%上升到15.3%,非洲地区原油的占比从10.8%上升到27.16%。
2003—2012年自2004年,中国先后与安哥拉、与俄罗斯、巴西、厄瓜多尔、哈萨克斯坦、刚果(布)等国采取了“贷款换石油”模式的合作。
多个陆上油气管道项目在2003年前后开始得到实质推进。到2012年前后,西北、东北、西南三大陆上战略通道的格局初步成型。
中国与美国于2009年建立“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配套建设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等工作平台。2010年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成立。

——摘编自张锐《中国能源外交历史与新时代特征》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其能源外交概况做出合理解释。
2022-02-21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业水平考试押题模拟 (二)历史试题
6 .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已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0亿剂新冠疫苗,实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表明中国
A.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B.贯彻“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D.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另起炉灶”“一边倒”“打屋子再请客”。


(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材料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的”,“是来求同而不是不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2)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2022-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1970-2007年我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协议中,对非洲的公共卫生官方援助没有优先提供给资源丰富的国家,医疗赠款和免息贷款在非洲国家之间平均分配,而公共卫生优惠贷款则基于受援国的支付能力。据此推知,中国对非洲的公共卫生援助
A.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利益回报B.注重非洲的整体和均衡发展
C.充分考虑受援国的实际情况D.重点关注医疗卫生领域本身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外交大事表(部分)

时间主要外交成就
1949.101950.9按照“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953
1954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在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65建交国49个。
1971
197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2中日建交。
1976建交国111个。
2001
2013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大局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杨洁篪《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对外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相关年份的新中国外交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认识。
2022-02-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的政策,不是单纯的在国际斗争战线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战略,它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深切认同、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

——杨云龙、肖昊宸《“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原因再析》

材料二   由于历史问题、社会制度等原因,到50年代中期,中国的周边国家对新兴的社会主义中国仍持恐惧或怀疑的态度。斯大林的逝世与朝鲜战争的结束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出现了和平共处的可能,适用于处理国家间交往的“新方针”应运而生。

——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

材料三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新方针”,说明其历史意义及外交实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举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