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2021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国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遵循的原则是
A.“真、实、亲、诚”B.“五位一体”
C.“亲、诚、惠、容”D.“共商、共建、共享”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1954年完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采纳;1997年“东盟共识”的发表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凝聚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这些思想的提出
A.为世界各国外交与合作提供了中国智慧B.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和困境
C.表明我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D.旨在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3 . 《大国外交》专题片第三集《中流击水》,讲述中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积极有为的姿态投身世界事务,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这反映了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④中国主导世界发展,作用已被世界认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是:“1.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2.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走私、非法贩运武器和其它跨国犯罪……5.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这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一个重要特征是
A.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B.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
C.致力于加强地区防务合作D.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5 .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几千年来,“和平”理念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刻进中国人民的基因,和平也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安全是普遍的,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强调
A.对外交政策进行根本性调整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贡献中国智慧实现合作共赢D.增强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价值观”“东盟共识”和“上海精神”等外交思想,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或认同。这些思想的提出
A.反映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增强B.表明中国外交理念的日渐成熟
C.缓和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以服务于国内经济改革为宗旨
7 . 我国领导人今年内(1978年)访问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一系列国家,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完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这些外交成就
A.成功瓦解了美、苏对华敌视政策B.是中国强大国家力量的世界显现
C.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D.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国际环境
8 . 1982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A.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和实施B.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021-09-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 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面对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全球层面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建立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
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D.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