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应对与苏联军事对峙的压力,1959918日,土耳其正式签署了部署美国核导弹"朱庇特"的协议。按协议,导弹归土耳其所有,核弹头由美国控制,只有在得到北约授权并经过美、土两国政府批准,导弹才能使用。导弹部署后,因为"朱庇特"技术过时,且很容易激怒苏联,美国一直考虑撤回。到了1962年,因为苏联在美国邻国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为解决这次危机,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撤离"朱庇特"导弹对美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土耳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怀疑,加深了美土之间的信任危机。土耳其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对土耳其的安全承诺仅限于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一旦两者相抵触,华盛顿可能会违背诺言。土耳其民众也认为,美国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附庸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土耳其的利益拿来同敌人做交换。但国际安全专家指出,"朱庇特"导弹是土耳其追随西方遏制苏联的符号,它的存在加剧了苏联对土耳其的敌视,还险些将土耳其拖入核战争中。而"朱庇特"导弹的撤离,为苏土关系的正常化扫除了一大障碍。

——摘编自吴林章《美国撤离土耳其"朱庇特"导弹的决策、交涉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影响。
2022-02-1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45-2004年法国民意调查:“你认为1945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法国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B.英法关系持续恶化的表现
C.冷战思维导致的恶果显现D.美国对法国控制不断强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5月,俄罗斯等国签约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由俄罗斯领导的欧亚大陆共同体。美国警惕俄罗斯想要实现欧亚一体化的企图,不愿意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帮助并公开支持乌克兰亲西方的反对派领导人的抗俄行动。乌克兰成为美俄地缘政治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前冷战对手又开始了新对抗。回顾历史,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20号文件就明确:“鼓励和促使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于苏联的实体;鼓励和促使东欧卫星国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加强苏联势力范围以外国家的亲美倾向;让美国公众充分了解并认识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使他们支持美国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做好一定程度的军事准备,建立重要的物质储备,当战争一旦无法避免时,立即投入作战,并为全面动员打好基础。”当时,北约就为自己定下了“挡住俄罗斯”的任务。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中国新闻网2014年9月10日报道

材料二   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之间,如果他们想要达成协议的话,就必须分清:那是你们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当时,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3》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决心“挡住俄罗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苏联在东欧建立“势力范围”的主要目的和表现。以史为鉴,你认为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2021-08-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冷战是指二成后的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经济遏制政策。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1950年西方国家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欧洲各国接受了美国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达131.5亿美元。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援助不发达国家法案,通过资金技术援助,使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以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1969年尼克松政府灵活处理经济冷战政策,通过《出口管理法》放松对苏联的出口管制,希望通过发展美苏贸易诱使苏联在越南成争、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方面让步。1979年里根政府强化对苏联的经济冷战政策,对苏联施行经济制裁和禁运,同时鼓励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打压石油价格,削弱苏联赚取外汇的能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左凤荣《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冷战及教训》

材料二   19507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决定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进入1970年代后,作为“缓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克松决定放松对中国的贸易禁运。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联合发表《上海公报》,指出:“双方将贸易关系看作是另一个可带来互利的领域”。中美之间贸易迅速上升,贸易额从1971年为零到1974年达8亿美元。在美国对华贸易中,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占了较大的比例,如向中国出售10架波音707飞机。从1974-1977年,中国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价值37.4亿美元197项设备引进合同。中国利用这些设备,通过国内配套和改造兴建27个大型工业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编自戴超武《美国“贸易自由化”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对苏经济冷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70年代对华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1-05-16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美国对外的“有限资源”应该按“欧洲第一”的原则进行配置。他对马歇尔计划只是通过对欧经济援助而培植“地方自然抵抗力量”的要求不甚满意,按他的设想,对欧经济援助在帮助欧洲重建的过程中也要为美国拓展欧洲资本与工业制造品市场起到推进作用,而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欧“政治一体化”,便具备这样的功用了。因此,通过控制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盛顿便可在欧洲形成“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使德国人被压住的态势”。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戴高乐执政。对美苏称霸世界的局面非常不满。戴高乐政府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和摆脱美国的控制,于1966年退出北约。

——据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等整理

材料二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化了,世界经济生活日益表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愈益尖锐,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有一定经济互补性的国家之间纷纷走上了区域集团化道路。

——赵莉《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动因。结合所学,简析法国退出北约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列举一个中国为成员国的区域经济集团。
2022-03-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6 . 材料   二次大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援助欧洲盟国恢复崩溃的经济,同时对抗他们眼中苏联板块对欧洲的渗透和威胁。斯大林对此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计划即莫洛托夫计划,它的具体载体是1949年成立的经互会。经互会内部各国实行产业分工和计划协调,加强经济合作,后期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独立于西方的苏联领导的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形成发展起来。中苏关系恶化期间,中国指责该体系是一种中心一外围关系,是一种苏联为中心剥削外围国家的关系。但实际上苏联在出口机器换取各国工矿原料的易货贸易中获利有限,而且日益成为自身的经济负担。80年代后,排斥市场竞争的经互会因缺乏国际竞争力而发展艰难,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经互会宣布解散。

——摘编卢志源《论苏联在经互会中的得与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互会形成的背景和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互会最终解散的原因。
2021-05-05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948年英国人伊林沃思创作《一旦通过守门员》的漫画,画面中的商店橱窗贴着“反苏新品”这样的广告词,商店由一名健壮的美国国会门卫看守,店外一群代表西欧各国的妇女正迫不及待的排起长队等待商店开门。该画旨在揭示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B.美国政治运作的分权制衡
C.美国经济冷战正取得效果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022-06-05更新 | 58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工业化之初,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巧妙、及时地抓住了资本主义严重经济危机的大好时机,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需要向国外输出商品、寻求销售市场的要求,大量引进外国技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

——摘编自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二战后的紧迫形势正在削弱温和派政治人物的力量,除了西方盟国,这些政治人物得不到什么支持,政府内外都受共产党人打压,共产党在任何地方都比战前任何时候强大得多,有时甚至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党和选举力量。……1946年农业欠收,19461947年接着出现严冬,这些情况使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依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苏联30年代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30年代工业化的成果。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政治人物和美国总统的智囊团感到不安”的原因,并说明美国在1947年是如何应对“不安”的?
2021-05-08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材料   19451946年的饥荒笼罩着日本,许多美国官员并未参与粮食救济。但在日本民众持续不断的请求、抗议以及美国人日益害怕日本民众的抢粮暴动和共产主义扩大影响时,美国官员为稳固其统治才改变政策,出手相助。

经过美国占领当局和日本政府的共同努力,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粮食供应状况有了初步的好转。但是,美国的粮食巨头和跨国粮商却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状况,于是,美国一方面趁日本国内麦类自给体系尚未形成就对其渗透和破坏,另一方面策划让日本人更多地进食面食。因此,日本经济复苏所付出的代价是牺牲日本农业,向美国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

美国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渗透的途径打开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侵蚀日本的粮食主权,从而强化日本对美国粮食的依赖。从国际层面来看,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援助是美日共同防御和相互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日本的牢牢控制,强化美国在亚大地区的霸权。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粮食战略产生的影响。
2022-01-1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此前由西欧列强所主导的世界格局,美苏“冷战”很快爆发,随之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区。1947年,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继而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这就是大西洋联盟政策实施的一连串标志。至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

尽管双方在一些国际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在共同遏制苏联方面仍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欧“特殊关系”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北约组织应该是一个彼此完全平等的主权独立的国家联盟,而不能是一个含有主从关系的组织。

在改组北约的要求被拒绝后,戴高乐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措施,包括最终退出了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此举使大西洋联盟陷入了一场严重危机,成为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1993年,美国微调了对欧政策,美国表示支持欧洲搞经货联盟,原则上也赞成欧盟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显示了对欧洲一体化较为灵活的态度。同时,美国政府主张改造北约,以利于美国继续通过北约控制欧洲。在美国的推动下,北约修改了军事战略,增加了政治职能,还计划进行东扩。为缓解欧盟要求发展自身防务的压力,克林顿政府还提议在北约内建立一支“诸兵种联合特遣部队”,以使西欧联盟的部队能在美军不参加的情况下独立采取行动,执行使命过程中可使用北约的设施。美欧关系出现历史性调整,即从冷战时期依附性质的“特殊关系”向后冷战时代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转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后冷战时代美欧关系走向“正常关系”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欧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