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美苏事实上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该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全貌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D.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开始核裂变的研究是在1941年。根据情报,德国从1938年已开始此项研究。美国政府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加紧此项研究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要赶在德国前面制造出新型武器来。但到了1945年4月之后原子弹的研制已接近成功,要考虑使用这一新型武器时,该委员会充分意识到原子武器的出现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杜鲁门到波茨坦开会的第二天,接到国内密电,原子弹爆炸成功。他意识到,从此美国手中拥有了“无敌的轰炸力量”。在波茨坦会议上,美英既要严守秘密,又按捺不住要对苏联显示一下力量。对此,斯大林当时不动声色,只是说,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好好运用它来对付日本。实际上斯大林已经对国内发出指示,要加速进行其本国的核武器计划。1945年8月6日、10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冷战从人类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开始。

——摘编自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2)如何理解“冷战从人类第一次使用核武器开始”这句话?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对战后国际关系性质、特征和相关国家的对外政策的认识。在本世纪经历了两次全球规模的大战之后,力量组合出现了新的平衡、新的特征,形成了有别于以往的新的模式,这种模式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现了持续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正是为了揭示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和深层原因。

——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

材料二   记者提问:针对目前的中美关系形势,很多媒体分析认为两国难跨意识形态鸿沟,中美的新冷战正在成形。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对中国来讲,我们一向认为中美双方不应该去寻求改造对方,而是应该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处之道。因为我们坚持认为,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是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中国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而且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不仅使14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和落后,也让中华民族再次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0716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答记者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冷战形成的“深层原因”,并列举美国发起冷战的表现及苏联的反击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媒体认为中美“新冷战”正在成形的依据及中国的观点。
2021-06-2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