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名为《赫鲁晓夫在探欧洲共同市场》,画面中,赫鲁晓夫在象征冷战“铁幕”的围墙上,利用狭窄的缺口警惕地注视着西欧的发展与建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一体化已经宣告完成B.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C.苏联决定与西欧进行联合D.窥探的目的是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
2 . 二战后,美国首先在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1949年在日本推行了稳定经济发展的“道奇计划”,又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发落后区域计划”。这些计划的出台表明美国
A.积极谋求二战后经济霸主地位B.力图扩大对外影响力和控制力
C.积极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D.十分重视工业产品的对外输出
3 . 图1、图2、图3三幅图片组合,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中
A.局部的热战愈演愈烈B.苏美争夺中间地带
C.大国缓和与对抗并存D.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2021-07-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初期,美国无意促成欧洲联合,但因提供有限贷款来推动欧洲复兴的政策收效甚微,于是,将欧洲一体化视为促进欧洲长期稳定的最佳方案和冷战的工具。这说明
A.美国无意将欧洲卷入冷战B.欧洲联合不利于美国建立霸权
C.欧洲的强大符合美国利益D.美国对欧政策服从于冷战需要
5 . 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多年间,“三环外交”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由下图可知,英国旨在

丘吉尔最后的遗产——“三环外交”
A.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B.维护海外殖民霸权
C.对抗冷战下的美苏力量D.恢复昔日大国地位
6 . 到1952年,英、法,意的工业生产分别比战前增长13%、29%和48%。德国的西方占领区的工业生产,到1952年增长了115%。上述现象的出现上要得益于
A.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冷战局面的缓和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D.马歇尔计划实施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美国具有的这种绝对优势,不仅使它有了一种“飘飘然的自我优势感”,而且认为“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代”已经到来了。在战争中以经受严峻考验而令盟国刮目相看的苏联,虽然在经济上逊于美国,但在军事和政治上亦十分强大……由于美苏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本来就有很大差异,因此当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美苏面临的共同敌人消失,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之时……美苏关系逐渐从盟友转变成对手。

———摘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

材料二     环顾全球,再不是二战后初期两极世界的原貌。西欧各国经济于 1950年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后,继续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军费开支对日本经济的刺激,加上国内其他因素,而造就了“日本奇迹”。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贸易战和经济战,政治方面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新中国 19531978年的 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61%,其间于 1964年爆炸了原子弹,后来在 1970年又使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而使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至于当时已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从盟友转变成对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力量,分析其崛起对两极格局产生的影响。
8 . 马歇尔计划规定西欧国家必须在集体拟订复兴规划后才能得到美援,而且将它们在生产和流通方面协调合作定为整个复兴计划的指导原则。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客观上促进了西欧的一体化B.实现了从军事上遏制苏联
C.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D.意在缓和各国之间的争端
2021-07-06更新 | 24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9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会谈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与好莱坞明星梦露共进晚餐,二是参观迪士尼。赫鲁晓夫与梦露的照片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世界哗然。这说明
A.苏联着意于对美缓和B.美苏构建了亲密关系
C.苏联搁置了争霸计划D.文化消解了制度分歧
10 .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大变局密切相关;国际格局发生的重大改变,往往是新的世界大变局到来的前兆或先导。今日世界大变局的形成,不是偶然出现的,是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

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在1648年缔结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先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欧洲均势的局面。法国战败后在1814--1815年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这是一个由少数大国决定世界命运的强权政治的体系。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分赃和维护既得利益而构建的国际体系。二战结.束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它虽然维持了战后基本稳定的世界格局,但却充斥着大国称霸、大国支配小国、强国支配弱国的霸权主义。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导致了两极袼局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国谋求“单极世界”的目标及全球战略在世界受阻,其霸权地位难以为继,所谓“后冷战时代”悄然而去。与此同时,世界权力始终由少数大国主导、西方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国际格局,正为今天走向多极的时代所摒弃,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于沛《国际格局演变中的世界大变局》(载于《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二战后世界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及主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