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冷战”与“热战”的关系是
A.“热战”是“冷战”矛盾激化的产物
B.“热战”本质取代了“冷战”
C.两者是同时存在,互相矛盾
D.两者形式和目的都不一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0年,美方声称美军进入台湾是为了保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属于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对此,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予以驳斥:“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英国就有权利占领美国的佛罗里达呢?这是毫无道理的,不能设想的。”据此推断,该“突发事件”是
A.国共内战扩大B.朝鲜战争爆发C.越南战争升级D.中苏结成同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两道“墙”,如下图

材料二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二者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危机出现的背景以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7-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七校(荆州中学、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等)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5 . 《冷战风云》一书中指出:“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符合“火药味”的历史事件有
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德国的分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6 . 下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设施,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政治产物②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分裂的标志,柏林墙是现代德国分裂的标志③长城为抵御游牧民族的铁骑而建,柏林墙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④长城和柏林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德意志民族的象征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
7 . 1951年5月美国国会在批评迈克阿瑟时曾说:“假如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会把我们卷入一个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去。”这一批评透露出美国当权者
A.认为美国介入朝鲜战争是错误的B.担忧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后果
C.有意拉拢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威胁D.对“冷战”上升到“热战”的担忧
8 .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B.美苏“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D.二战达成的协议
9 . 在朝鲜战争的初期,苏联的某些做法颇有意味。苏联采取秘密措施支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空中支援中国时苏联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准在海上作战。这表明
A.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
B.苏联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
C.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
D.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
2016-06-01更新 | 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