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于当地时间2022年2月22日通过相关决议,准许俄罗斯总统在俄境外动用俄联邦武装力量,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攻击,俄乌冲突升级。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主题B.北约东扩使单极国际格局成发展趋势
C.俄罗斯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D.地区局部冲突使联合国失去维和作用
2 . 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此后每当联合国召开有关贸易和经济的会议,该集团一般会事先举行会议,协调行动。这(       
A.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走向联合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体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D.促进了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3 . 1991年以苏东剧变为标志,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都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12月25日,苏联的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向西方谋求大量财政援助的幻想破灭后,“唯有自救”的呼声在俄罗斯日益强烈。1993年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反对北约东扩,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俄罗斯还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是哪一年建立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为解决面临的重重困难,俄罗斯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06-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瑞典学者西蒙斯表示,美国单极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力量在塑造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正在下降,非西方国家在多极化世界结构中的力量日渐上升,其中亚洲追求自身利益和目标的能力明显增强。西蒙斯的论述指出了当今世界
A.经济危机威胁全球政治秩序B.霸权主义严重阻碍着世界的发展
C.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加速变革D.全球化过程中大国矛盾冲突加剧
2022-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这个世界中只有一种爱、一种主权,是极其有害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德国理论家埃贡巴尔说:“欧洲人开始确定自己的利益和按照自己的分析采取行动。”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国际民主化得到各国认可B.大国致力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C.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D.美国单边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
2022-06-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在1990年1月5日的七国集团会议上,当美国提出一种用于美欧联结的“合适的机制”的设想时,法国代表针锋相对地指出“欧洲必须为美、苏同时撤离欧洲做好准备”。这体现出
A.两极格局瓦解的破坏性B.多极化趋势的显著加强
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速D.法国对美苏霸权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欧洲战胜国授予瑞士永久中立国地位,规定:只要瑞士不参与任何冲突,不派遣雇佣兵,瑞士就不再成为战争场所;二战中,瑞士奉行坚定的中立政策;俄乌战争爆发后,瑞士宣布将参与欧盟对俄罗斯的一揽子制裁计划。据材料可知
A.大国博弈对瑞士中立地位影响较大
B.瑞士从未真正秉持过中立国的立场
C.欧盟把接收瑞士入盟提上计划日程
D.俄罗斯严重影响瑞士政治经济利益
8 . 《全球趋势报告2040: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界》指出,“未来二十年,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来源将进一步演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地区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类行为体将依据自身利益,竞相塑造国际体系”。这反映出
A.多极化格局尚在形成中B.国际关系超越意识形态
C.和平共处成为各国共识D.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依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到2003年其快速反应部队建成;日本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也注重与亚洲各国建立密切联系;苏联解体到2000年以来,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低谷。这些史实表明
A.国际局势日趋紧张B.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美国霸权主义破产D.一超多强局面已确立
10 . 20世纪东西方关系是决定人类安全的一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315日,德军占领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奏响了序曲。415日,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谈判中英法两国不愿意承担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军事援助义务,只想让苏联承担波兰、罗马尼亚的援助义务。822日晚,英法苏谈判破裂。823日中午,纳粹德国外长抵达莫斯科。

——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等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召开的会议中,美苏英三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没有原则性分歧,但在赔偿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问题上争论不休。苏联要求德国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归苏联。丘吉尔认为苏联要得到的赔款数目是异想天开。罗斯福的立场不明确,但同时认为不应该使德国人挨饿。最后,三国就德国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冷战思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国际政治中以权势政治,甚至极端权势至上的眼界和立场来看待和对待国际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表现为:追求绝对安全,而非满足于相对安全;不能或不愿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利益、情感和安全担忧;以“自现预言”的方式制造敌人和对敌战略规划;用“挑战史”和“谋霸史”来牵强地附会当今和未来。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的主要背景,概述“英法苏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直接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写出“在克里米亚召开”的国际会议名称、时间。根据美苏英三国“没有达成一致”的提示,简述该国际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两极格局解体后体现美国“冷战思维”的国际事件一例。指出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冷战思维”所进行的外交政策调整,并提炼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大国关系框架的基本诉求。
2022-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