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丝绸之路上,有一个民族特别善于经商,史载其“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旁国,利所在无不至”。史料中所说的应该是
A.阿拉伯人
B.波斯人
C.粟特人
D.龟兹人
2 . 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就图中信息看,较之宋代瓷器,元代青花在外观上与其不同之处在于
A.色彩纹饰B.瓷胎厚度C.体积大小D.烧制难度

材料二:元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侧重于西方,主要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两大先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正是元代青花瓷出现的时代背景,因此人们看到了元青花瓷上的异域风俗,器型庞大,装饰繁缛。它在整个亚洲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并通过陆地和海洋两种途径从景德镇向西方传播。

——刘淼、吴春明《明初青花瓷业的伊斯兰文化因素》


(2)元青花瓷向西方传播的主要商路有(多选)
A.丝绸之路B.西南丝绸之路C.海上丝绸之路D.汉志商道

材料三:根据中国学者马文宽、孟凡人《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一书统计,在非洲约有1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地点发现中国古瓷,散布的地域广阔,数量惊人,瓷器种类丰富,延续时间漫长……而非洲出土的中国古瓷器各遗址中,几乎都发现有明代青花瓷。在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也都有青花瓷的发现。

——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从文明交融走向社会时尚》


(3)概括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名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盛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4)《群神宴》对于探究东西方贸易问题具有怎样的价值?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青花瓷出现和传播的认识。
2022-05-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1-2022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3 .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聚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坚持维护广州民众利益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D.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展出的《丝路山水地图》引发热议。如要进一步搜集丝绸之路起源的有关史料,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
A.汉朝史料
B.唐朝史料
C.宋朝史料
D.明朝史料
2018-05-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5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下列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朝民间的海外贸易走私情况较为严重
B.明朝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朝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朝政府倭寇猖獗,故限制与日本的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大食蕃商蒲罗辛因在两国间勤劳经商,被朝廷授予“补承信郎”。泉州代表官方管理船上事务的蔡景芳,也因招徕外商有功,被朝廷授予“承信郎”。这也许可以直接说明( )
A.朝廷重视并鼓励外贸B.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C.宋朝职官制的严密D.政府疏于外贸管理
2016-07-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8 .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代文人刘迎这首诗的最大史学价值在于
A.印证了榷场互市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的作用
B.反映了榷场的出于通过边境贸易挟制对方的意图
C.证实了政治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
D.体现经济交往具有促进边境的和平与安定的功能
9 . 1759年,一位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这些言辞中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①清朝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